首页 > 滚动 > > 正文
专家看临安丨2023第一目标:产业强区!临安要怎么做?机会在哪?_环球焦点
2023-01-24 12:14:03 来源:今日临安


【资料图】

“坚定产业强区,奋力实干争先”“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区两会胜利闭幕,两会传递出来的“声音”还在临安大地回荡。如何传递好两会“声音”,开好局、起好步,拼出新精彩?我们围绕经济、文化、教育等民生关切,推出“代表委员看临安”“专家看临安”系列报道,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临安的“产业之春”,已经在春节前夕悄然酝酿……

临安提出“坚定产业强区,奋力实干争先”,以更高水平推进“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第一目标“坚定产业强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2022年,临安交出了一张经济稳增提质的“亮眼”成绩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7469元、41837元,各增长3.2%和5.9%……临安首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

2022年,临安融合发展指数、创新指数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拥有207家国家高新企业、179家规上企业的青山湖科技城主引擎动力更加强劲,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城西科创大走廊的42.4%,成为“大走廊”上重要的临安极。

2023年,临安围绕“产业强区”,制定了更高的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5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6.5%,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如何实现?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首先要扩大产业空间,打出“腾”“拓”“建”三记组合拳:“腾”出“未尽其用”的工业“标准地”9500亩以上、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00亩以上、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00家以上、完成拆迁1200亩以上;“拓”展工业承载空间3000亩以上,工业用地供地1000亩以上;“建”设提质推进“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新智造产业园、滨湖新城“鲲鹏”总部产业园、锦南新城都市工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后,还要以“三个全”抓项目——

01

全力招大引强:精准引进一批引领型、支撑型、税源型优质项目,全年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

02

全速落地项目: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推动“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9个,完成投资130.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以上。

03

全面保障要素:“一切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高标准推进329国道沿线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

最后是促转型,临安提出了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具体目标。全面完成“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新增小微企业1800家,培育省市级“未来工厂”2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市“雏鹰计划”企业12家,申报省级研发机构6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面积突破9万平方米,引育F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名……

临安两会提出的“坚定产业强区,奋力实干争先”发展思路,也得到了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旭霞的肯定:“过去一说起临安的产业,人们就会想到节能灯、电缆这些传统特色产业,如今通过腾笼换鸟、产业升级,赋予了更多强区可能。”

周旭霞说,临安深化实现产业强区,一方面要用好“腾”“拓”的土地,为龙头企业及新兴科技企业提供发展用地,支持优质企业“起飞”;另一方面,关键是做好招商引资。  

“虽然,在短期内招引一些优质企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临安背靠美丽的杭州,自然、人文、产业俱佳,还特别重视制造企业、科技企业,加之今年是杭州亚运年,只要足够努力,就能顺利招引到一些优质企业。”

此外,临安还有不错的区位优势。“青山湖科技城是城西科创大走廊上的重要一极,可以承接未来科技城的溢出效应,孵化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同时,往西看,还可以把安徽的企业吸引过来,利用杭州西站等交通布局,加大力度引进武汉等大城市的科技人才。东西协同,培育更多的‘单项冠军’‘小巨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她说。

末了,周旭霞还特别提醒,一定要用好临安土生土长的优质企业,形成LinkPark这样的聚集区块,以产业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企业不在多,在于精。”

来源/天目工作室 王斐帆 临安发布资料图

关键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