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江镇合河村以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为主轴线,精准布局党建“小网格条块”,纵深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绘就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同心圆”,逐步走出一条“治理过程群众参与、治理结果群众满意、治理成果群众共享”的法治化乡村治理新路子。2022年9月,合河村入选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组织引领
构建多网合一“党建圈”
合河村构建“村党总支部—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治理体系,以党建“红网格”引领综治、司法、民政等多种治理网格“多元融合”,实现“多网合一”精细化管理。共建立3个网格党支部、9个网格党小组,按照“以格定员”“以员定责”,配强配足37名专职或兼职网格员队伍,推动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民主法治工作纳入时间网格,网格队伍下沉到“格中办事”,在社会治安、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确保“矛盾不出格、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同时,合河村在积极推行党群“双积分”的基础上,探索出网格员积分管理,将全村专、兼职网格员纳入到“积分+兑换”运行机制中,实行动态管理。由中网格长担任组长,村民代表和党员为积分评定员,围绕网格员9大类37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量化赋分,积极开展积分兑换、“星级网格员”评定工作,以评星定优推行“优秀网格员+后备干部”双培双带模式,有效激发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拓展阵地功能
构建15分钟“服务圈”
不断延伸党建触角,建设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群的温馨家园,合河村深入推行党支部“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围绕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工作任务清单,投入20多万元提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
“我们还延伸搭建‘多网合一’村级站点,在网格内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将网格长、网格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公示,并组建网格微信群18个,线上线下集中收集民生诉求,推动党群服务‘零距离’。”大江镇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合河村党总支部通过网格党组织搭台,以网格员收集社情民意、为民解难事为抓手,完善网格化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定期会商解决网格内治理难题和问题,对网格员不能处置的疑难复杂问题、诉求等,按照分层分级处置办理的原则,及时召开“党群议事会”,让网格议题从发现、处置、反馈到常态长效的“闭环”更为快速高效运行。
如网格员通过进村入户了解到村民出行难等问题时,及时反馈给村党总支部召开党群联席会议,推动丹竹仔村新桥修建、幌伞岗村至滑石坑村道路贯通扩建完、合河村主干道路灯修建等决策事项。在商议中破解工作难题、增进党群交流,实现村民“网格问事、协商议事、自治管事”的同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合河村串联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村级站点、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赡养继承、防诈骗、婚姻家庭、校园暴力、禁毒宣传等普法活动20多场次,推动形成法治宣传教育15分钟“服务圈”,带动村民学法守法,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同时,依托合水党史纪念室、新兴县第一乡政权遗址公园等红色教育阵地,“法”“景”融合让群众在休闲中学法、游园式普法,以“红色文化”浸润乡村法治土壤。
突出队伍建设
构建红色邻里“朋友圈”
“你好,合水村有2个村民因农田地界问题发生争吵,麻烦你快点过来帮忙协调。”近日接到群众反映后,合水村网格员会同党员中心户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了解情况,并利用智慧网格APP上传到“多网合一”系统后,就村民双方争执矛盾点进行耐心调解,最终该起矛盾得到圆满解决,网格员也在APP上完成办结。
为确保民生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合河村党总支部致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网格员队伍。在镇党委指导下,合河村积极探索“线上课堂+线下授课”“岗前培训+入格拉练”“应急演练+日常抽查”等培训方式,全方位开展网格队伍大培训大练兵5场次,进一步提高网格员“三率一度”(三率:网格事件处置率、网格信息准确率、重大信息上报率;一度:专兼职网格员使用软件平台熟练度)工作业务,引导网格员学习梳理各项网格事项,提高各类隐患问题的排查调解能力。截至目前,全村37名网格员已排查各类矛盾和信访隐患12件,成功调处8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0余件。
在此基础上,合河村推动驻村法律顾问、社工等“十个一”网格力量下沉网格中,加大“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力度,搭建小网格矛盾纠纷调解室,组织法律顾问、“两委员一代表”等定期坐班,推动解决基层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涉及的征地拆迁、重大矛盾纠纷,以“红色邻里”在身边,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村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0人次,参与人民调解工作20余次。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词: 多网合一